永久文学网 - 历史小说 - 大明铁卫在线阅读 - 第四百七十三章 炮灰

第四百七十三章 炮灰

        传旨的太监和兵部使者带着陈雨的“条件”灰溜溜地绕道广渠门回到了京城,入宫向崇祯禀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真是岂有此理,朝廷如何处置大臣,什么时候轮到一个武人来指手画脚?”崇祯气不打一处来,“再说曹化淳身为东厂提督,替朕监察百官,即便做得有不妥之处,也不是一个臣子能质疑的,指责曹化淳,不就是指责朕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崇祯来回踱步,生着闷气,却没有下旨训斥陈雨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旁的王承恩看着这一切,暗中叹了口气。他从信王府时期开始一直伺候崇祯,这么多年下来,对所有有悖常理的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,这年头,只要手里有兵,就敢对圣旨阳奉阴违,甚至拥兵自重,陈雨不是第一个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,这样“苛刻”的条件也算不得什么。也只有卢象升这样饱读诗书、文臣出身的将领,才会乖乖地听从圣旨号令。

        崇祯踱了半天步,发现没有什么好法子约束陈雨,不由得长叹一口气。一个羽翼丰满的军头,只要不公开造反,朝廷也没什么好办法,辽东那帮人如此,左良玉之流如此,陈雨也不例外。所以之前崇祯打算追究陈雨擅杀曹吉安罪责的时候,只能曲线救国,“引诱”其入京,然后以关宁军加三大边镇围困文登营,而不是直接一道圣旨让陈雨主动入京领罪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,如今朝野内外文恬武嬉,各怀心思,满朝文武又有几个真正忠心?”崇祯焦躁地自言自语,“朕若不能中兴大明,全都是这些臣子的错,非朕之过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正想宽慰几句,此时门外一个小太监却匆忙而入,打断了他的念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皇爷,安定门那边传来消息,奴酋多尔衮驱动大批京畿百姓来到城下,似乎要攻城,守军不敢杀伤太多百姓,派人来宫城奏报,请示如何应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鞑子居然如此无耻?”崇祯吃了一惊,要是真的以大批百姓为炮灰掩护攻城,那么杀也不是,不杀也不是,真真难办了。他对自己的名声口碑极为看重,“残害子民”这样的事情,轻易不会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思索片刻后,崇祯抬脚就往外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王伴伴,备轿,朕要亲临安定门指挥,不能眼睁睁看着朕的子民死在守军的手上,亲者痛仇者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刚出了乾清宫殿门,杨嗣昌、陈新甲等人就匆匆赶来,碰个正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嗣昌在十几步外就高声说:“陛下,安定门外出了事情,臣要向陛下请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朕已经知道了,你们来得正好,跟随朕一道过去。”崇祯说,“另外,让四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到永定门会和,违者以欺君论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城外的喧嚣声中,崇祯带着群臣来到了永定门城楼,居高临下往外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见清军骑兵驱牛赶羊一般驱使着大批衣衫褴褛的百姓往城门过来,这些百姓男女老幼皆有,大多手里抱着麻袋,似乎装了泥土之类,一边走一边哭啼不止,还不时被清军鞭打,凄惨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崇祯看到人群中还有怀抱婴儿的妇女时,心有不忍,环顾左右:“众爱卿可有良策,破解鞑子的无耻行径?”

        大臣们集体保持缄默,无人接话。鞑子驱赶百姓作为炮灰的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,历来对守军都是个极大的考验:不杀这些百姓吧,会给清军攻城的机会;杀了吧,就要背负屠戮百姓的骂名。这种情况下,不论提出什么建议,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,谁愿意出头?

        果然,大股清军步弓手缓缓跟在百姓的后面伺机而动,再后方就是扛着云梯的汉军旗,看样子做好了攻城的一切准备,只要守军犹豫,就会乘虚而入。

        百姓越走越近,哭喊声清晰可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军爷不要放箭啊,我们都是通州一带的百姓,是大明的子民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上有老下有下,拖家带口,求军爷放一条生路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守军看着苦苦哀求的百姓,犹豫不已,转头看着指挥的将领,将领们又把征询的目光投向皇帝和大臣这边,不敢擅自下令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嗣昌提醒:“陛下,须得早作打算,再晚鞑子就要攻城了,如果任由他们逼近,会失去先机,守军损失必定惨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崇祯纠结不已:“可是城下都是朕的子民,朕如何开得了这个口?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嗣昌察言观色,猜出了崇祯的意图,心中暗叹一声:说不得,这恶人只有我来当,皇帝是不肯背负这个骂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无奈地拱手道:“请陛下将守城的指挥之权交给微臣,造成的一切后果,都由臣来承担!”

        崇祯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,转瞬即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辛苦杨爱卿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你自己不愿背负骂名,却要让我来扛,真是不地道。杨嗣昌心中腹诽,却不敢表露半点不满的意思,转过身,对守军将领下令:“本官封圣命接管城防,众将士听令:喝令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城门,违令者格杀勿论!”

        接到明确指令的守军齐声喊话:“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城门,违令者格杀勿论!”

        百姓们惊慌起来,纷纷喊叫:“军爷,不要动手,要不然我们性命难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嗣昌探出头高呼:“既是大明的子民,便拿出血性来,掉过头去和鞑子拼了,还能得个名声,否则就要死在守军箭下,却落得个通虏的罪名。何去何从,你们自己掂量!”

        百姓不敢回头与清军搏斗,只是在皮鞭的抽打下和刀斧的逼迫下继续前进,苦苦哀求:“我们手无寸铁,无力反抗,还请军爷放条生路!”

        眼见百姓的大队伍离护城河越来越近,最前面的人已经把装着泥土的麻布袋丢入了护城河中,看样子是要填平护城河,铺出一条道路来,后方的步弓手和汉军旗脚步也逐渐加快,准备发动攻击。杨嗣昌心知不能再犹豫了,硬着头皮下令:“放箭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嗡嗡嗡……”守军纷纷拉开弓,向下方射击,乌压压一大片的箭矢如瓢泼大雨般覆盖了行进中的百姓,除了泥袋手无寸铁的百姓惨叫着倒在箭下,瞬间就倒下一大片。正打算开始冲刺的步弓手和扛着云梯的汉军旗兵士们见状,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