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四章 愤怒的皇太极-《大明铁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陈雨笑呵呵地说:“承蒙谬赞,愧不敢当。鞑子是大明和朝鲜共同的敌人,本官忝为守御使,抵御鞑子、庇佑朝鲜百姓,是份内之事。”

    崔鸣吉寒暄一番后,低声对陈雨说:“陈将军立下这样的功劳,怎么封赏都不为过。不过鄙人还是建议,早早地递折子给大明皇帝,天朝的赏赐来了,大王才好定下本朝的封赏,毕竟无论官职还是财物,都不能僭越天朝上国,您说对不对?”

    陈雨笑着回答:“多谢崔判书提点,本官知道了。”其实他早就将请功的折子连同杜度一起送往了京城,但是崔鸣吉能私下提醒,说明双方的关系密切,这个人情要领。

    铁山卫迎接大军凯旋,万人空巷,而平安道北部的高山密林中,豪格却如同丧家之犬一般,在明军的追击下狼狈不堪地踏上了逃亡之路。

    大战结束之后,还有两千多清军溃散,豪格忙于逃走,无法收拢,被追来的邓范一一击杀,豪格身边始终就只有从战场上撤下来的一千来人。不过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,往密林中一钻,邓范就很难追寻到清军的行踪,平安道北部的崇山峻岭本是清军南下的梦魇,此时却成了避开追兵的掩护,清军士兵都是来自白山黑水的猎人,在老林子里生存和行军的本事,自然比农耕民族强得多。

    但是大战耗费了太多体力,加上不少人有伤,即便豪格下令留下重甲和辎重,一路急行军下来,还是不时有人掉队或者倒毙在途中,十几天之后,豪格终于抵达了原来渡江的地点时,身边只有六七百人了。

    站在鸭绿江边,豪格看着江水中自己胡子拉渣、面容枯槁的模样,差点痛哭出声。从盛京出发时,何等的意气风发,谁能料到会有今日?现在虽然逃出生天,但是回到盛京会面临什么样的暴风骤雨,他都不敢去细想。

    半个月后,盛京皇宫。

    “啪”的一声,一个精致的瓷瓶在地上摔的粉碎,碎片蹦到了跪伏于地的豪格额头,划出了一道口子,留下了鲜血,但是豪格不敢伸手去擦拭,甚至大气都不敢出。

    大殿之上的龙椅,坐着一个中年人,身材肥胖,满脸怒容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