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这事我本不该惊扰到大军的。” 赵淦呼了口气,疲钝的闭上了眼睛,沉声说道: “这一场雨还是让灞江发了水,受灾最重的两个县已是一片泽国,我一点不敢耽搁的开仓放粮……” “您是说江南江北的钱粮已经告急了?” 赵贼神色一肃。 打仗打的就是财力。 一支军队若是没了后方供给,不说打胜仗了,不哗变都是军纪严明。 “两江富庶,就是二十万大军也能养上几月,但赈灾需要的粮食可也是天量!” 郑国公眉头紧锁,眼中闪过一丝不忍,但如今军需是绝对不能断的。 “您若是两边顾全……粮草还能撑多久?” 赵错顿了一下的问道。 “一个半月。” 赵淦一字一顿地说道。 赵大将军安静了,这一战还要打到十月入冬之后,将近三个月。 粮草不能停,大军要是没饭吃,他就只能自己抹脖子了,这可不是开玩笑的,小卒从军就是因为肚子有保障。 “还有,这一场大雨淹了不少庄稼,两个月后的收成看着也不行了。” 他又说出了一个坏消息。 “不能从邻府调粮?” 赵错问道。 “我已经往广平府去了印信,可当地巡抚也和我叫苦,最多可以再给我们支援只够半月的钱粮。” 郑国公摇头,他可不只是临近的府县,远的燕南府也命人传讯,但是朝廷如今不仅要养南军,还有更为庞大的北军。 他不等小公爷回话就心一狠地闭上了眼睛。 前线最重要。 “我如今也只能先减了赈灾粮了!” 赵贼一时也是拧眉不语,他知道亲爹这话一出,就是准备要给许多受灾百姓判死刑了。 减少赈灾的粮食,绝对是会饿死人的,最可怕的是这些灾民的庄稼还被淹了! 朝庭不出粮,他们秋后又没有收成,冬天就没有一个还活着了。 “您老到此就是因为不忍见百姓饿死吧?” 赵错叹了口气。 他爹要是真狠心就不会来见他了。 这会到淮南与他商量,就是想找一下最后的转机,可他还能变出粮食来不成? ‘若劫了敌军的粮仓就可以两难自解。马上秋后了,再苦一下永照帝?’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