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最忙的时候呱呱坠地,这个孩子的降生,对富裕人家当然是喜事,对于普通农民家庭,那就是喜忧参半了。 可对他自己来说,出生就赶上了秋收时节,家里人一天至少能吃顿饱的,奶水也要相对充沛一些,让他不至于在最初需要母乳的时候被活活饿死。 但儿时的他,日子也过得并不宽裕。 家里人过得紧巴巴,他自己过得更是紧巴巴。 无论是在家里,还是在外面谋生,仿佛苦难一直笼罩在他的身上。 直到他后来娶了马氏为妻,有了贤妻,有了兵马,有了地盘,哪怕依旧颠沛流离,可他也终于能吃上饱饭,也是到了这个时候,他才开始有了过生辰的习惯。 战争年代,过生辰,就是一家老小难得聚一聚。 吃顿好的。 喝顿好的。 跟兄弟们一起吃吃喝喝,说说笑笑。 连喝酒都不敢大醉,因为谁也不敢保证,晚上喝醉了的时候,敌人是不是就突然打了过来。 等到他得了天下,日子终于好了,过生辰时的阵势,也终于成了天下一等一的大。 但是,与他一起过生辰的最亲的人,却开始一个个地离他而去。 去年的时候,朱元璋的生辰就办得很一般。 因为他自己并不想大办,不想好好办。 前年也是如此,可此刻听到大孙子一说,老朱终于再次升起了对生日到来的期待。 这种对过生日的期待,是他登基之前,登基之后,都很少会有的。 老朱:“好啊!那爷爷就等着你的大礼。” 他嘴上是这么说,但过了一会儿,却又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不过……你若是现在就能告诉爷爷大礼是什么,爷爷会更高兴。” 老朱这是打算耍赖了? 朱英微笑:“孙儿拒绝。” 好吧,他就知道,孙儿不可能现在就告诉他。 老朱心中好奇,却也只能忍下。 反正,也不差这几个月了。 老朱又问:“大阅兵那天,你真打算让人从城外进来,绕城一周,再到皇城外面?” 朱英道:“是啊,阅兵若只给一些大臣看,那就失去了阅兵的真正意义。” 阅兵的真正意义是什么? 主要还是对内安抚,给予信心。 第(2/3)页